新加坡理工大学博士论文研究经费获取全攻略

专家讲座嘉宾分享孩子在美国的生活学习情况

  • 大连 王同学妈妈
  • 2021-12-26 14: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一切关于英国留学你想知道的

  • 大连 袁亮
  • 2021-12-25 14: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疫情下的韩国如何保护自己

  • 大连 孙华敏
  • 2021-12-23 20: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为什么选择去英国读中学?

  • 大连 阿贝中学中国北区招生官
  • 2021-12-17 14: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沛奇老师与她的“心头爱”

  • 大连 宋沛奇老师
  • 2021-02-27 10:00
查看详情

  在新加坡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经费是保障学术研究顺利推进的关键要素。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获取研究经费的多种途径与策略。

  一、学校内部奖学金

  SUTD President’s Graduate Fellowship(博士)

  资助详情:面向所有国籍开放。提供全额学费资助,此外还给予每月生活津贴(新加坡公民 3600 新币 、新加坡永久居民 3400 新币、国际学生 3100 新币),有公积金贡献(仅新加坡公民) ,每年提供会议资助支持,还提供有赞助的海外研究、实习和行业实习机会。

  申请条件:满足学校博士项目的所有入学要求,达到英语语言入学要求,学术成绩优异,有较强的研究潜力和明确的研究方向。

  申请流程:在学校规定的申请时间内(以 2025 年 9 月入学为例,申请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3 月 31 日 ),通过学校在线申请系统提交申请。申请材料通常包括完整填写的申请表、目的陈述或个人陈述(概述学术和职业目标)、之前教育机构的学术成绩单、来自教师或教授的推荐信、语言能力证明(如托福或雅思成绩)、护照或国民身份证复印件、详细的简历或 CV ,如申请研究型项目,还需提供研究计划。

  SUTD PhD Fellowship

  资助详情:同样对所有国籍开放。提供全额学费,每月生活津贴(新加坡公民 2800 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 2400 新币、国际学生 2200 新币) ,有公积金贡献(仅新加坡公民)。

  申请条件与流程:与 SUTD President’s Graduate Fellowship 类似,都要求满足入学和语言要求,通过在线系统按时提交全面的申请材料 ,突出自身学术优势和研究兴趣。

  二、政府及机构资助项目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Industrial Postgraduate Programme(IPP)

  资助详情:该项目面向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全额学费,每月有薪资和公积金贡献(薪酬由合作公司确定)。此项目通过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与选定公司及新加坡理工大学的合作,为参与者提供在企业研发环境中的研究生培训机会。

  申请条件:具备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符合学校博士项目入学要求,对相关企业研发领域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研究基础。

  申请流程:关注学校和经济发展局发布的申请通知,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除常规申请材料外,可能需要额外提供与企业研发相关的材料,如实习经历、项目经验等,以证明自己适合在企业环境中开展研究。申请通过后,可能还需要参加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的面试或评估。

  三、外部奖学金与资助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Graduate Award(SINGA)

  资助详情:这是一个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新加坡理工大学(SUTD)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合作的全额资助奖学金项目,面向所有国家的国际学生。奖学金涵盖全额学费,提供每月生活津贴、机票等费用支持 。

  申请条件:满足各合作院校博士项目入学要求,英语水平达标,有出色的学术成绩和研究能力,研究计划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申请流程:在规定申请时间内(如 2026 年 1 月入学的申请时间),通过指定的申请系统提交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个人陈述、研究计划、成绩单、推荐信、语言成绩证明等,需要精心准备,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独特之处。

  四、申请策略与注意事项

  提前规划:至少提前 1 - 2 年了解各类经费来源的申请要求和截止日期,制定详细的申请计划。例如,如果计划 2025 年 9 月入学,在 2024 年初就开始准备相关材料。

  提升学术背景:保持良好的学术成绩,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这些经历不仅能丰富个人简历,还能在申请经费时增加竞争力。

  精心准备材料:个人陈述要清晰阐述自己的研究动机、目标和计划;研究计划要详细、可行,体现研究的创新性和价值;推荐信选择熟悉自己学术能力和研究潜力的导师或教授,提前与他们沟通,确保推荐信内容有针对性且评价积极。

  积极沟通:在申请过程中,及时与学校招生办公室、导师或资助机构沟通,了解申请进度和反馈意见。如有需要,对申请材料进行补充或修改。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